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今年暑期,清华大学探微书院组织开展的本科生实地调研,12名学生组成“探马新程”实践支队(以下简称支队),前往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走访两国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探索东南亚在工程教育、产业创新与资源高值化方面的经验与模式。
在新加坡,支队成员进入全球第三大石化基地裕廊岛,开展了产业调研。“新加坡很小,但是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制造业,其中裕廊岛贡献了3%左右的总GDP,但是石化领域的碳排放也占到了新加坡总碳排放的33%左右,这就是我们在研究的问题。”新加坡可持续化学、能源与环境研究院研究员蔡明辉(Chua Ming Hui)介绍,该研究院聚焦碳转化、资源循环、数字化化学等方向,致力于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应用。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集约化、一体化运营对提升效率与减排的重要作用,深切体会到新加坡在绿色化学与能源创新方面的投入与实力。“新加坡坚定发展制造业,凭借区位优势打造了世界第三大的化工产业集群,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同时也肩负责任,坚定走低碳道路。”支队成员唐锦松说。
此外,支队还走访了由北控水务集团与新加坡联合工程公司联合投资运营的樟宜第二新生水厂(Changi NEWater Plant 2)。支队成员感受到中国企业在海外水务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品牌影响力,也深刻体会到新加坡在水资源循环利用、公私合作与绿色技术集成方面的先进经验。
在马来西亚,支队成员先后走访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橡胶局(MRB)以及IOI集团,了解以棕榈油和天然橡胶为代表的天然资源在马来西亚的全产业链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实践。
支队成员还走访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高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