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统一、规范、简洁的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是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聚焦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更加便利群众行使诉讼权利的为民举措。在第一批示范文本试行的基础上,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示范文本,定于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
第一批示范文本自2024年3月试行。本次发布的示范文本在第一批基础上,从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领域择取了审判实践中常见案由56类,形成合计67类示范文本。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本次新增的示范文本,都是相关领域常见多发、使用需求最迫切的纠纷类型。
本次示范文本的制定,在示范文本“诉讼请求”“答辩事项”“事实和理由”项下统一增加可供选填的“空白栏”。此外,删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栏目,进一步减轻当事人诉累。示范文本增加填写实例、填写说明、证据清单等内容,增加“对纠纷解决方式的意愿”栏目,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及时组织先行调解工作,促推矛盾纠纷化解驶入“多车道”“快车道”。示范文本还提升易用性,让当事人填写更便利等。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示范文本应用需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托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成果,建设示范文本在线填写功能,方便“掌上办”,支持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直接在线填写制作要素式示范文本;研发传统诉状智能回填功能,方便“一键转”。此外,优化辅助填写功能,方便“高效填”;对接人民法院案例库,方便“精准推”,已实现当事人申请立案时可一键搜索人民法院案例库、多元解纷案例库入库案例,提供多元解纷指引。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优化示范文本内容,拓展示范文本应用的广度深度,提升应用辅导能力,还将持续强化监督指导。今年上半年,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应立不立”案件1403件,加强对推广应用中“强制使用”“已经提交示范文本要求重复提交传统诉状”等跑偏走样问题的监督指导,坚决防止违规以强制应用示范文本为由“有案不立”,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整治。(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越)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